5月21日,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洛阳师范学院马艳霞教授应邀作了题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面临的新背景新形势新任务》的学术报告。文化与传播学院班子成员、教务处负责同志与师生代表5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由院长魏崇周主持。
马艳霞教授立足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政策文本,从公共文化发展脉络与主要成绩,公共文化发展新形势与新挑战,公共文化发展新要求和新任务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公共文化发展的相关情况。其中,针对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挑战,她结合河南本土案例从五个维度阐释公共文化发展新要求和新任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确保优质资源和服务直达基层;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推进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强化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把握文化数字化战略内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优化人才培养培训激励措施,凝聚基层人才队伍力量。同时,她重点推介了多个公共文化研究平台供师生研习使用,并明确提及拟于近期面向高校开放学术资源对接端口。
本场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不仅从国家层面对公共文化政策进行宏观战略剖析,更融入基层文化建设的鲜活案例,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度思考与热烈探讨。
讲座后,马艳霞主任与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文科建设达成共识,拟建立常态化跨学科对话平台,系统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实践。学院党总支书记代表学院向马艳霞赠送了学院特色学生文创纪念品。会后,马艳霞参观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实训中心。
马艳霞,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书记,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洛阳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洛阳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主要从事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6项。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兼任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与传播学院 胡红瑞/文 刘一蓉/图 魏崇周/审核)
马艳霞教授作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