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落实“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重要指示,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勇担使命、努力奋斗,9月8日,我校开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思政第一课活动,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与授课。
此次思政第一课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拥抱数字技术,为直接授课的4名教师制作数字人,采用数字人授课方式讲述相关内容。从讲好抗联文物——杨靖宇的大衫和褥子故事入手,引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主题。课程内容包含“深刻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上)、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下)、深刻认识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时代意义”四部分,全程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授课教师联系时政热点、结合学生关注点,分专题设置2-3个问题,学生代表3-5人思考后回答并组织现场研讨,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此次“人工智能+”“文物思政”第一课活动是我校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通过数字人授课方式,引入生动的文物案例、英雄人物事迹等,讲清楚抗战史实,深入讲解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让学生们在与文物对话、与英雄对话中直观感受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引领青年学生铭记历史,满怀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将个人奋斗目标与祖国前途命运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于华/文 李光泉/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