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暑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2025年,我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设计了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等多个专项行动,涵盖乡村振兴、教育关爱、就业创业实践、基层志愿服务、民族团结实践等多个领域,采用学院组队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组建了多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社区和农村,学真知,悟真谛,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青春智红,豫乡实践
——软件学院学子赴多个红色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为引领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成为新时代的先锋力量,2025年7月,在团总支负责人祁舒畅的带领下,软件学院“青春智红”豫乡行实践团分赴河南各地循着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印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场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责任为主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让团队成员们在红色沃土上各自汲取养分,用专业所长共同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青春活力。

队员们走进安阳红旗渠纪念馆,通过实物与影像了解修渠壮举及牺牲事迹,到社区宣讲修渠艰辛与相关事迹,引发居民感慨;在郑州,队员感受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历史,学习烈士事迹并缅怀致敬;巩义之行了解了豫西抗日根据地背景、“皮旅”历史,知晓红色资源数字化现状;听新乡的老党员和研究者讲述封丘抗战事迹,到濮阳考察单拐革命旧址并思考用数字技术活化红色故事;周口的展品与烈士陵园承载革命记忆,信阳的纪念馆展陈、浮雕等让大家聚焦红色故事,多元载体让红色基因焕发活力。这些红色足迹展现了先辈奋斗、军民情深及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青春智红”豫乡行“三下乡”实践活动虽然落幕,但队员们在红色实践中收获的成长与感悟将伴随一生。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红色土地,从安阳红旗渠的劈山壮举到郑州二七纪念馆的抗争呐喊,再到信阳大别山的英雄壮歌,每一处足迹都印刻着对历史的敬畏;用智慧的力量传播红色文化,从巩义红色资源数字化的调研到濮阳数字技术活化红色故事的构想,每一次思考都凝结着专业与传承的碰撞。这份在红色沃土中汲取的精神养分,早已融入青春血脉,让他们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更坚定地展现出青年学子应有的担当与风采。
心护乡村,健康同行
——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暑期卫生院冠心病预防与知识传播实践
为践行医者初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认知,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队员们走进大新镇卫生院,开展了以“心护乡村,健康同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传播有关冠心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周口市大新镇卫生院老年人口多,冠心病高发,不少老人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对冠心病预防知识了解少,保健需求挺迫切,付瑞敏老师带领实践队员前来,见走廊里等候的老人,就主动上前拿着记录本询问身体状况、记录健康数据,讲解冠心病预防与护理知识,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搀扶坐下后凑近耳边慢语速叮嘱饮食少油少盐、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等,还协助医生随访,询问用药和康复情况并及时反馈,队员们还组织了健康讲座,用通俗话讲冠心病的成因、症状及应急处理,结合当地习惯强调戒烟限酒、多吃蔬果等预防要点,讲座后带着老人们做了简单的健身体操。

队员们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基层医疗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看到老人们对健康知识的迫切需求,感受基层医护人员的不易,更坚定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未来将提升专业素养,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贡献力量,让更多乡村百姓享受专业健康守护。
金融惠农,豫乡筑梦
——金融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金融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金融惠农,豫乡筑梦”暑期三下乡活动,以“集中+分散”模式组织成员赴河南乡村,通过普及金融知识、解读保险政策、讲解防诈骗案例及问卷调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助力村民提升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此次实践活动辐射范围广泛,覆盖河南省内17个市、53个县区,累计向村民发放宣传页1000份、宣传手册500余份,面对面服务村民600余人。集中实践阶段,团队在洛阳市白鹤镇范村聚焦乡村群众需求,通过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重点讲解居民保险等实用金融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金融诈骗特征与防范要点。分散实践则发动更多成员力量,注重“精准触达”——成员回到家乡村组社区,重点走访老年群体家庭,用通俗语言一对一讲解基础金融知识和防诈骗内容,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村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既向乡村居民普及了保险、投资和防诈骗等实用金融知识,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也为金融学子搭建了深入乡村、服务社会的实践平台,助力他们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专业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后续,实践团队将梳理问卷需求与反馈,剖析农村金融需求特点,为精准开展金融服务明确方向;金融学院也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让村民金融素养的提升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为乡村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红色足迹,艺绘传承
——艺术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多点联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7月10日,艺术设计学院围绕“红色足迹,艺绘传承”的主题,率先组织全体实践团队成员赴河南省廉政文化馆参观学习,在廉洁文化的浸润中筑牢思想根基,随后组建多支实践小分队奔赴不同岗位与场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初心践行使命,以艺术赋能传承,在实践中扎根基层、触摸历史、体悟责任,用青春力量书写成长答卷,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焕发新的活力,让艺术传承在行动中落地生根。

全体实践成员走进河南省廉政文化馆,通过实物、情景等方式学习廉政故事与案例,感受清风正气,还围绕“青年如何坚守廉洁底线”展开讨论。杭州团队走进阿里巴巴,沉浸式参与实际工作,学习前沿数字技术与商业思维,提升协作能力。河南省博物院小队发挥艺术特长,参与文创开发运营全流程,收集需求、设计产品并参与管理。三门峡市党史研究室小分队协助整理史料、核对文件,梳理地方变迁,在前辈讲述中体会记录历史的意义。另有小分队在许昌乡村小学支教,开设红色绘画、传统手工艺等课程,陪伴孩子成长,了解基层教育情况。
从廉政文化馆的初心铸魂,到企业、场馆、基层的实践践行,艺术设计学院的实践小分队以“红色足迹,艺绘传承”为线索,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紧密结合。他们在不同岗位上锤炼本领、涵养品格,用青春笔触描绘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实践成为成长的“磨刀石”,让传承成为青春的“必修课”。
青春逢盛世,实践正当时。同学们以脚步为笔、以实干为墨,在红色传承里悟初心,在基层服务中暖民心,让知识与实践同频共振,用行动书写“知与行”的青春对话,这是独属于青年与实践双向奔赴的成长浪漫,更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绽放出炽热光芒。(校团委 李俏扬/文 武维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