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我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供稿单位:校团委  编辑发布:宣传部信息员  日期:2025-07-23 15:49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暑期积极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2025年,我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设计了红色基因传承、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等多个专项行动,涵盖乡村振兴、教育关爱、就业创业实践、基层志愿服务、民族团结实践等多个领域,采用学院组队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集中组建了多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社区和农村,学真知,悟真谛,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与担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经济与贸易学院赴信阳开展三下乡研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和学习大别山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沃土中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于2025年7月3日组织师生奔赴河南省信阳市,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探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古村落和富有历史意义的红色教育基地,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和乡村振兴。

实践之旅首站来到郝堂村,体验农趣,与村民交流,感受其生态发展理念下的乡村巨变。第二站是罗山县多彩稻田观景平台,领略农业生态与艺术创意融合之美,见证农旅融合发展成果。第三站抵达何家冲,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在古银杏树下缅怀红二十五军先辈。随后走进许世友将军故里,被“活着尽忠,死后尽孝”的誓言震撼,学习大别山精神。接着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参观新县田铺大塆,见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乡村振兴模式。最后一站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缅怀先烈,聆听大别山精神的故事。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经贸学院的学子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的考察足迹,深入探寻“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内核。在何家冲、许世友将军故里等地的红色之旅中,师生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看到年轻烈士照片,00后学子们更是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乡村的发展巨变彰显了党的政策威力,农旅融合、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乡村振兴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作为新时代经贸学子,大家决心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奋进动力,为国家经济发展与革命老区的繁荣贡献力量,不负先辈期望。


茶香浸润初心在,红色铸就青春魂

——国际教育学院(韦伯国际学院)“豫见文明”实践团三下乡之旅

七月骄阳似火,青春如歌。国际教育学院(韦伯国际学院)“豫见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十五人,怀揣着求知的热忱与青春的使命,踏上了“豫”见信阳的文明探索之旅。在那片浸润着千年茶香与滚烫热血的土地上,他们品味非遗传承的醇厚,追寻红色基因的根脉,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悟,用镜头记录下这段难忘的“三下乡”实践时光。

国际教育学院(韦伯国际学院)的学子们第一站探访文新茶庄,品尝正宗信阳毛尖及创新茶点、茶冰淇淋,深入了解从鲜叶“生锅”杀青到“熟锅”做形的精湛制茶工艺,并在毛尖博物馆溯源中国茶史演变,探寻“信阳毛尖”名称的由来与历史底蕴。随后追寻红色足迹,走进许世友将军故里,聆听这位开国上将的戎马一生及胶东抗战时期的赫赫战功;步入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纪念碑与英名墙,缅怀革命先烈。最后走进新县田铺乡人民政府,与乡党委书记交流,了解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一线实践。

“豫见文明”信阳行,是一次茶香与热血交织的旅程,也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深刻对话。团队成员们从毛尖醇香中品味文化自信,从红色印记中汲取奋进力量,从乡村蝶变中感受时代脉搏。七天里,制茶匠心、先烈忠魂、基层实干深深震撼团队,让他们在行走中淬炼品格、升华思想。此次实践丰富知识、锤炼品格,坚定了团队成员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信念,信阳的山水人文已烙印心间,激励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现代化建设中绽放光彩。


铭记历史怀先烈,传承精神励前行

——外国语学院“寻迹中原英烈,赓续红色血脉”实践活动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6月28日,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寻迹中原英烈,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走进郑州烈士陵园,开展“参观烈士陵园并献花”主题活动,以青春之名致敬英雄。师生们怀着崇敬肃穆的心情走进中原英烈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开启难忘的红色之旅,回溯先烈为民族独立舍生忘死的烽火岁月。通过历史照片与实物,了解中原儿女组建抗日武装、浴血奋战的事迹,感受不同身份先烈以共同信仰铸就的民族脊梁。参观中,党员同学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其传承先烈精神的誓言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此次烈士陵园与中原英烈纪念馆之行,是沉浸式的红色教育与深刻的心灵洗礼,更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学们从英烈事迹中汲取力量,在党员宣誓的庄严中坚定信仰,决心以先烈为榜样,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外语学习与青春奋斗,用专业讲好中国故事。


银龄童梦共成长,心育行动进社区

——教育科学学院到社区助老与童心陪伴实践纪实

6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银龄童梦共成长,心育行动进社区”社会实践团正式启程。该团队由24名学前教育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组成,以“一老一小”为服务主线,围绕智慧助老、童心陪伴、心理关怀、文化传承四大主题开展志愿服务,用青春热情托起“夕阳红”,用爱心陪伴守护“朝阳升”。

社会实践团在社区开办了智能手机教学课,志愿者们通过一对一教学模式,耐心指导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基础实用功能,志愿者们特别强化防诈骗教学,传授“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的防诈口诀。现场,同学们还带领老人们学习“健康拍拍操”,通过拍打手指、舒展筋骨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团队特别新增了“逛三园”游戏环节,在“蔬菜园”“动物园”的欢声笑语里,代际隔阂悄然消融。

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团队特别设立调研小组,对社区老年群体及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地访谈。通过面对面交流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志愿者们不仅倾听了老年群体的真实诉求,更深入了解了社区养老服务现状,真正实现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的双向赋能。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教育科学学院“银龄童梦共成长,心育行动进社区”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以专业为基,以爱心为笔,在生动实践中描绘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正如清晨的阳光必将洒向新的土地,这支满载着爱与希望的队伍即将启程奔赴下一个服务点,将“老有所乐、幼有所育”的温暖故事续写在更多社区。

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奋斗的故事仍在续写。从红色沃土中汲取的力量,在乡村田野里收获的成长,于社区服务中传递的温暖,都将化为青年学子们前行的动力。愿每一份实践中的感悟,都能成为照亮未来的光;愿每一次挺身而出的担当,都能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洪流。让我们继续以青春之名,在实践中绽放,在奉献中成长,书写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校团委  段怡辰、李俏扬/文  武维潇/审核)








上一条:校领导调研指导我校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
下一条: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2025年系列培训项目在我校成功举行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招生咨询:0371-69303222

龙子湖校区: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龙子湖北路22号 邮编:450046

象湖校区:郑州市郑开大道76号 邮编:451464

手机端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4778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3322号